7月10日,由北京市工商联、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指导,大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、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、北京市工商联医药健康产业专委会、大兴区工商业联合会、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主办,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办事处承办的“大兴区生命健康高端制造廊道建设暨创新医药产业服务交流会”在北京市大兴区营商服务中心举行。来自市区政府相关部门、医疗机构、科研院所、生物医药企业、投资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等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配资炒股配资开户,共议创新医药产业发展新机遇。
2024年北京医学健康产业规模首次达万亿级
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、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严卫群在致辞中表示,2024年,全市医学健康产业规模首次达到了万亿级1.06万亿,和电子信息产业并列成为两个万亿级的集群,医学健康产业实现了万亿级产业的跃升。北京市工商联将深化与大兴区合作,以医药健康专委会为平台,整合全链条资源,支持民营企业参与“中国药谷”建设,共同推动首都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、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严卫群致辞
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副主席李爱芳表示,生命健康产业是大兴第一个跨五千亿级的产业集群,汇聚了中检院、医科院等12家国家级大院大所,120余个创新服务的平台,拥有两院院士等各类高端人才600多人。大兴区将充分发挥“中国药谷”产业集聚优势,通过深化政企协同、优化服务效能、聚焦创新引领,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药健康创新高地。
强化联动,构建服务支撑体系
活动现场,北京市工商联医药健康产业专委会、大兴区产业部门、镇街部门、医药健康领域服务机构等多方单位举行两大签约仪式。
北京市工商联医药健康产业专委会与8家医药健康领域服务机构等多方单位举行签约仪式。
大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、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、大兴区工商联、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办事处、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等5家单位与北京市工商联医药健康产业专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将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,促进CRO/CDMO等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。
专委会与国家火炬科创学院医疗转化基地、百奥赛图等8家专业服务机构达成深度合作,覆盖临床转化、医疗器械研发、数字化服务等多个领域。这些合作将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上市的全流程专业支持,有效解决创新药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。
精准赋能,破解产业发展难题
北京市卫健委药械处处长张龙对最新出台的《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(2025年)》进行解读。该政策围绕加快审评审批、支持临床研究等提出20项具体举措,致力于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医药资源配置枢纽。大兴区投促中心副主任李蓉系统介绍了区域产业优势,重点推介了生物医药基地、天宫院街道等优质产业载体及配套政策,为企业落户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。
在产业实践分享环节,首医大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型病房主任林阳围绕“赋能药械上市,临床试验高效运行与高水平管理实践”主题,提出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共享、医企联合攻关等机制,缩短创新药研发周期。国家火炬科创学院医疗转化基地主任杜江春以“中国高品质医疗出海”为切入点,分析国际市场准入规则,建议企业强化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。在数字化服务领域,翼帆医药、认识康复等企业展示了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平台、AI合规管理系统等创新工具,为提升产业效率提供技术解决方案。
据了解,本次活动是大兴区推动生命健康高端制造廊道建设的重要举措,畅通了市区资源联动渠道,强化了创新医药产业服务支撑,推动了产业向“高端制造、创新驱动、国际化发展”方向迈进。下一步,大兴区将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,继续深化市区协同联动,围绕创新医药服务全链条精准发力,构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,加快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机构,共同谱写生命健康高端制造产业新篇章。
南方+记者 赵晓娜
鼎锋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